军武次位面作者:乐乐恒正网配资
在歼-20S和歼-35A吸引了大量关注的同时,美国军事观察网站“Military Watch”表现得相当冷静,聚焦于现有五代战机的交付状况。通过中国空军官方宣传渠道“空军在线”,该网站判定又有一个作战旅正式换装了歼-20。面对美国空军2026财年仅计划采购24架F-35A的情况,文章表达了浓厚的担忧,尤其对歼-20搭载涡扇-15发动机后的性能提升深感忧虑。
“Military Watch”网站重申了“歼-20年产120架”的观点,尽管这一数据实际难以实现。历史上恒正网配资,美国F-15在冷战高峰期的年产量约为80架,苏-27虽晚了近十年才大规模量产,但苏联竭尽全力下,年产量勉强突破了100架。国内当前并无全球争霸的紧迫需求,加上五代机制造的技术难度远高于四代机,歼-20若想超过冷战时期美苏重型战机的最高年产量,几乎是不现实的。然而,现实问题在于中美五代机年交付数量正逐渐失衡——美军在正常年份采购的F-35数量不到80架,而中国歼-20与歼-35的合计产量轻松超过这一数字。
展开剩余69%更重要的是,歼-20和歼-35目前仅装备于东亚区域,属于装备一架能用一架的状态,而美军F-35需要满足全球多战区的作战需求。这也解释了为何美国国防部上个月削减了24架F-35A的订单,转而采购24架F-15EX,导致美国空军内部一片哗然,并筹划在2027财年将F-35A采购量提升至70架。此外,随着F-22A机队老化,F-35作为中型战机,在面对性能更具优势的歼-20时一直让美军头疼不已。即便加油技术发达,重型机在体积和硬件上的优势依然明显,尤其当双方预设的战场多为海上时,这种优势更加突出。
相比之下,航空发动机仍是美军为数不多的优势领域之一。作为现代工业的技术结晶,先进发动机的积累极为重要,这也是中国长期在这一领域落后的原因。此次“Military Watch”强调,涡扇-15发动机即将装备歼-20。该网站认为,在完成单发试验并成功实现双发装机后,涡扇-15赋予歼-20“现阶段全球最强劲的战斗机推力”,实现了F-35难以达到的超音速巡航能力,并拥有全球顶尖的机动性能。印巴空战已证明机动性在高端空战中的关键作用,歼-20A若继续坚持空优作战思路,再加上涡扇-15的强力加持,确实让F-35面临极大压力。
此外,四代机升级到四代半时,通常必须更换发动机。因为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后,系统耗电大幅增加,需发动机提供更强劲的动力(只有如F-16V这样专门针对耗电问题优化的设计,升级时可免换发动机)。目前歼-20正处于五代机向五代半机型转型阶段,耗电需求将进一步攀升——一方面因为其重型机特性需求增强,另一方面是早期歼-20的航电与雷达水平尚未成熟,与现在存在显著差距。这不仅对涡扇-15提出了更高要求,也让F-35面临巨大压力。F-35为了实现众多性能目标,早期潜力已被透支,难以跟上这种快速增长的能耗需求。
普惠公司基于F-119演变而来的F-135发动机,作为先进的大推力发动机,至今仍处于全球军用航发领先地位,理论上不惧涡扇-15。然而,美国在F-35机型上寄予厚望,导致F-135及F-35必须在设计初期拼命挖掘潜力,令其后续性能提升空间受限。F-136变循环发动机曾被寄予厚望,但因资金缺口巨大最终被放弃。通用电气作为一家公司,早年在YF-23/32两款验证机上疯狂尝试新技术,甚至提出划时代的变循环发动机概念。如今六代机确实需要变循环发动机,美国空军也投入巨资,但项目屡次延期,预计2030年才能制造出原型机。
总的来说,先进航空发动机一直是中国的短板,这些年官方未公布太多进展,外界普遍认为变化有限。没想到不经意间,歼-20A/S与歼-35A所搭载的新型发动机已接近量产阶段,逐步缩小了与美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差距。而如今美国的变循环发动机项目又遭遇瓶颈,五年后双方在六代机动力系统上的竞争,结果仍难预料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